武隆:仙女山恢复乡村市集带动原住村民就业创业

2024-08-14 来源:重庆日报

  近日的一个傍晚,夕阳染红了武隆区仙女山。天色渐暗,位于仙女山街道荆竹村的荆竹市集却热闹起来:村民们带来了乡村土特产,返乡的年轻人摆起了小吃摊,让游客和当地居民饱眼福、饱口福。

  拥有“世界最佳旅游乡村”这一金字招牌的荆竹村,通过恢复乡村市集推动文旅进一步融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满足需求,小街恢复赶集

  夜晚的荆竹村荆竹坪居民点凉风习习,长300米的街道两侧,摊位灯光璀璨,饭店灯火通明。肩上披着围巾,手里拿着烤串,头发花白的市民陈伟正和朋友一起闲逛,享受退休生活。

  “以前的晚上,除了仙女山街上,其它地方都是黑洞洞的。”陈伟和朋友们七嘴八舌地表示,荆竹村市集让他们多了个“打卡点”。

  市集上人头攒动,不少刚开张的小店也生意火红。看到这景象,荆竹村党支部书记谌菊特别高兴。“我们村以前是传统的农业村,‘三大坨’、养猪是村里的两大产业。”谌菊介绍,当时村里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曾作为荆竹村重要赶集点的这条小街也日益萧条。

  近年来,借着仙女山旅游的东风,距仙女山场镇只有10余分钟车程的荆竹村也靠山吃山,引入企业发展“归原小镇”,让旅游业逐渐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

  现在,荆竹村以“田园+乐园+庄园”发展模式,打造避暑康养、主题民宿、户外运动等融合项目,建成4A级乡村旅游特色景区,年吸引游客50万人次。

  进村的游客多了,为了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增加就业岗位,荆竹坪这条小街被打造出来,恢复“三六九”的固定赶场期。仅7月13日这天,摆摊的商户有40余户,游客七八百人次,游客数是整条小街居民数量的近10倍。

  销售特产,村民就地挣钱

  正值用餐高峰期,荆竹坪餐饮店老板冉光谷一会儿招呼客人点菜,一会儿为客人结账,忙得团团转。

  冉光谷以前在外打零工,春节才回村。眼见村里的旅游业发展起来了,他却不知道该从何着手“分蛋糕”,直到听说荆竹坪要恢复赶集。

  “当时想着来的人肯定多,可以先在家里开个餐馆,试试看。”歇下来的冉光谷笑着说,从这几天的情况看,赶集不仅吸引了卖土特产的村民,还有不少“找乐子”的游客。他的店白天提供“坝坝宴”中餐,晚上搞烧烤,一天的收入相当于在外打工五六天的收入。

  就在冉光谷接受采访时,小街上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前来摆摊的村民,有的卖新鲜苕尖、番茄等新鲜应季菜,有的销售腊肉、苕粉、老咸菜等土特产。

  上午早集时才卖过一轮蔬菜的冉光强,又来赶“晚场”,出摊一个多小时,20多公斤蔬菜就销售一空。

  4年前,冉光强为照顾家里,回到荆竹村种了10亩蔬菜。“这个赶场安逸!”冉光强说,以前的菜要么以较低的价格卖给菜贩子,要么担到仙女山场镇上去卖。现在家门口摆个摊,很快就卖完了,“我种的这点菜都不够卖,还得再多种点。”

  近年来,荆竹村围绕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在吸引“新村民”的同时,也为原住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新开的荆竹村市集,预计可带动上百名原住村民就业、创业。

  建“乡村大学城”,融入更多文化元素

  歌曲《竹石》悠扬,快板《荆竹新韵》欢快清脆,书法《美丽荆竹我的家》龙飞凤舞……7月16日晚,在荆竹乡村市集一旁,“仙女山乡村大学城共推‘四民四创’主题沙龙”为村民和游客奉献了一台以“竹”为主题的系列节目,让这个小小的乡村市集有了更多文化韵味。

  今年4月,仙女山乡村大学城正式揭牌,来自重庆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入驻大学城,借助“政企校”深度合作平台,打造具有荆竹特色的乡村全面振兴。

  “市集人流集聚,既是交流的平台,也是观察乡村的窗口。”仙女山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街道将依托荆竹乡村市集,让更多文化元素融入荆竹,推动更多外部智库资源走进荆竹,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智力支撑。

责任编辑:杨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