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6 来源:
一根网线,打通了信息路,方便了“让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更打通了农民的致富路;一个电视机顶盒,叠加云计算平台,就成了村级智慧治理的核心;一套物联网监测系统,让传统农业的耕作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而进入了大数据精细化操作时代……
随着新兴信息技术在“三农”市场的爆发,在农村迅速涌现除了一批“新兴力量”,他们或是一个技术带头人,或是一个合作社,或是智库,或是一家技术企业。他们都有共同的特征——懂三农、懂市场、懂技术。他们是“三农”从传统走向现代,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角色,他们是寄情于绿水青山的“有智青年”。
远程医生蒋捷:千里施“妙手”
直到现在,贵州黔西南州三宝乡的杨兴英,仍然无法完全搞懂远程医疗是怎么回事,但她心中仍然充满感激,因为远程医疗治好了困扰她许久的怪病。
今年5月,杨兴英突然腿部肿胀,行动不便,连续去了几次乡卫生院也查不出原因。利用远程医疗平台,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贵医附院)的几位专家对她进行了联合会诊。
专家经过会诊,给杨兴英开出治疗方案。根据贵州省的医保政策,杨兴英如果直接去三甲医院新农合能报销60%的门诊费,但远程联合会诊,能报销80%的门诊费。杨兴英说,到贵阳看病,得花3天,要花2000块钱,在家门口看病花钱少、也方便。
杨兴英无法搞明白的远程医疗,恰恰是贵医附院远程医学中心主任蒋捷所擅长的领域,并且贵州省远程医疗指挥调度中心就落在这里。
蒋捷介绍,目前,贵医附院现有医联体单位53家,签订远程合作协议单位208家,全省下至乡镇卫生院在内的1700余家医疗机构均已开通远程医疗服务,已实现贵州省远程医疗全覆盖。全省远程医疗核心数据统计可以实时、精确显示,以方便更好地调度全省的医疗资源。
据了解,贵州约有1400万乡村居民生活在偏远地区,依托大数据健康云,贵州将公立医疗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延伸到每一个乡镇,并投资15亿元,为1500多家乡镇卫生院配备了相关设备,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泥脚老板”刘洋:“指尖”上找到新市场
云阳栖霞镇是重庆有名的猕猴桃大镇。今年,栖霞镇刘洋的身份有了些新的变化。他既是人们口中所说的猕猴桃传统种植大户,也被当地人戏称为靠互联网发家的“泥脚老板”。
当前已接近猕猴桃销售的尾声,和往年不同,他家的猕猴桃从路边摊“搬”到了电脑前和手机上,刘洋只需要利用这些设备“收摊出摊”,不再奔波兜售,既落得清闲,又不耽误挣钱。
刘洋的种植基地猕猴桃超过100亩,量大质优,个个长得结实,果香重味道甜。可这么好的猕猴桃,以往每到成熟季节都让刘洋心疼,除了到处“赶场”零售,没有别的销售渠道,城里人想吃不好买,他想卖卖不出去,往往面临滞销窘境。
现在,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就可以搞定市场销售。小小的智能设备,通过网络,一头连着土地,一头连着市场,刘洋变成了电商。电子商务打通了深山与外界的联系,让“久藏深闺无人识”的猕猴桃成为“网货”。刘洋说,网售价格是往年的两倍,最多的一天就能卖100多件,根本不愁卖。
在云阳,类似刘洋的“泥脚老板”还有很多,电商的发展带来了“指尖上的机遇”,确实改变很多人的命运。云阳商务局局长李燃表示,云阳把电商当成推进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目前,云阳已经培训贫困村电商600人,按照“一店带多村”的电商扶贫方式,实现了36个乡镇贫困村与电商企业的对接帮扶。目前,苕粉、干洋芋块、咸菜等农特产品已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各地,电商已经成为云阳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手段。
联村干部陆亲梅:走村入户要扫码
陆亲梅是东阳市江北街道西范村的联村干部,她说现在联村干部走村入户绝对不能忘带手机。这是因为,一部小小的手机,已经成为了东阳市农村基层治理优化的利器,成为了联村干部日常工作的“掌上通”。
拿出手机一扫农户墙上的二维码,户主姓名、联系电话、外来人口租住情况等信息马上跳了出来。目前,东阳全市667名联村干部的手机都已具备这项功能。
走村入户扫码制是今年以来全市基层治理领域力推的一项好做法。此外,东阳市还针对浙江政务服务基层治理“四平台”APP进行二次开发,植入基层党建模块,增设扫码功能,免去新装APP的繁琐。更为关键的是,这一举措有效地整合了各类资源,打通了数据孤岛,实现了部门间的数据共享,把基层党建、治安巡查、行政执法、政务信息发布等内容融为一体,多个部门系统的管理员和基层网格员可以通过同一个APP开展工作,真正实现了“一码多用”,推动了党建网、治理网、信息网的“三网融合”。
现在,东阳的联村干部不仅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扫码签到,还能通过文字记录、图片报送等途径,按照各类问题采集单元,及时上报发现的问题信息。这些信息在系统后台进行分类后,会自动流转至相关主管部门,形成完整的工作闭环。
“三农”领域会是信息技术的下一个主战场么?
无论是蒋捷、刘洋,还是陆亲梅,他们都是信息技术在“三农领域应用”的亲历者,在不同的场景见证、推动着技术带来的变革。
还有一股力量,他们隐藏在“蒋捷”们背后——华为、浙大网新……在这场变革中,他们不太为人所熟知。他们不在前台,并不直接触消费者,但他们的技术却无处不在。他们是这场变革的技术赋能者,他们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普适性技术开发到各个应用场景,服务民生。
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蒋捷曾经给出了11月14日贵州省远程医疗平台的一组实时累计数字:远程会诊服务42596次、心电诊断77788次、影像诊断213846次,远程培训335432人次……她解释,这些数字需要强大而稳定IT系统支持。据了解,华为是贵州省远程医疗平台的主要技术提供方,通过VP9660、VP9650高清MCU,TE20一体化高清终端,SMC2.0管理调度平台和RSE6500录播平台,打造了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体系。通过覆盖全省的医疗网络,不同区域的病患与医生专家可以共处一室“面对面”诊疗、不同医疗机构可以远程进行学术研讨交流、病患家属可以进行远程探视等,满足了各种场景下的远程医疗应用需求。
那么,“三农”领域会是信息技术的下一个主战场么?
在新近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有多处内容直接或间接的提到新兴信息技术在其中的作用。
在“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篇章中,提出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恰恰可以在“精准”这一维度上提供支持。目前,由中国电信开发的大数据精准扶贫管理平台已经在国内四川等多个省市上线应用。
在“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篇中,明确了“提升农业装备和信息化水平”的规划要求。据了解,在这个领域华为已经与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建立了农业物联网全球联合创新中心,并将打造面向全球农业领域的“农业沃土平台”。华为方面介绍,该平台通过AI人工智能系统和专家诊断,甚至可以提供靶向用药、定向施肥及病虫害防治。
在“繁荣发展乡村文化”篇中,要求“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等。互联网作为新时期重要的文化内容载体,已经开始深入到乡村文化的建设中去。目前,电信运营商已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IPTV进农村活动;今日头条等新兴互联网公司更是加速布局这一领域。7月,今日头条召开了国内首届三农创作者大会,推出金稻穗计划,计划未来至少投入5亿元,补贴三农创作者,促进乡村文化发展。
此外,在“建设平安乡村”“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等环节,以往市场比较成熟的“平安城市”“智慧养老”“智慧健康”等解决方案也有了改良应用的机会。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表示,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发展中的数字化鸿沟。而这种信息化建设的不对称,也意味着“三农”市场将存在着大量的信息化建设场景与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