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0 来源:重庆晨报
给大家吃颗定心丸:重庆川外小铁路不会拆 人行步道穿插其间,有望成新打卡点
铁轨修缮和步道建设并不冲突,还将进行植物景观升级,修建6个别具特色的休息驿站
重庆川外小铁路一直牵动着不少市民的心。这段既有校园记忆,又有工业遗迹的铁路承载着沙坪坝的历史。前段时间,曾有大量消息爆出,这条小铁路将被拆掉,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人行步道。
近日,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了《老铁路山城步道改造工程招标公告》,这意味着改造工程即将开工。昨日,项目业主单位接受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小铁路将被保留和修缮,人行步道将穿插其间,有望成为新的旅游打卡点。
改造
轨道和轨枕将进行修缮和更换
重庆川外小铁路其实是原重庆特殊钢厂的专用铁路,这段铁路全长约9公里,从原重庆特殊钢厂厂区出来后,途中穿过映山红隧道和渣滓洞隧道,途经川外与西政至梨树湾。
记者来到川外侧门看到,与前往白公馆方向公路相交的部分路段已被拆除了铁轨,并铺设了人行步道。难道,重庆川外小铁路真的会被拆除?
项目业主单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川外延伸出来的几十米的小铁路铺上地砖,是配合白公馆、渣滓洞景区步道改造,这和老铁路山城步道项目并非是同一项工程。
该负责人介绍,老铁路步道一期全长3643米,由渣滓洞隧道到电台岚垭,正常步行时间为50分钟。项目在进行设计时,就已经确定了将保留大部分铁轨和相关附属设施,作为人们游玩和休憩的景观。
“铁轨和步道不会冲突,而是同时呈现,穿插融合。”该负责人称,之所以对有些铁轨和轨枕进行了拆除,是因为部分铁轨和轨枕已经损坏,需要修缮和更换,并非是拆掉不用了。
升级植物景观,新建休息驿站
改造后的重庆川外小铁路将新增哪些供人游玩的景观?
该负责人称,首先是对铁路沿线的植物景观进行升级,能够保留的保留,需要补种的补种,比如保留现状的乔木,梳理杂乱灌木等,让铁路沿线的绿植看起来更加赏心悦目。
同时,在铁路沿线将修建6个休息驿站,其中2个一级驿站,4个二级驿站。驿站将包含餐饮、问讯、公厕等基础设施,方便行人休闲娱乐。
休息驿站的建设也别具特色。该负责人介绍,比如将修建站台式的休闲驿站,还将修建放置火车的休闲驿站,让铁路设施发挥作用。
“为了让铁路与步道实现穿插融合,论证设计了三种形式的步道。”该负责人介绍,一种是利用废弃铁轨的落叶铺设的步道,一种是原始铁轨与植物互相渗透的步道,还有一种是保留铁轨铺设木质地板的步道。
针对会开辟旅游观光小火车一事,该负责人表示,目前仅知道的是改造成为步道,并不清楚能否开辟供游人游玩的小火车。
故事
除了爱情还是一条励志的铁路
今年32岁的陈庆和这段铁路感情很深,与铁路结缘并非因为他是西政或川外的学生,而是他的爷爷就住在铁路附近的和平山。
陈庆说,小时候,爷爷奶奶供职于特钢,他的童年有很多时间就在这所拥有铁路的大型企业里度过。那时候,他的记忆里除了在歌乐山上摘野果、小溪里抓螃蟹,还有就是在爸爸的带领下看火车、数铁轨。
“以前每次走过铁路,除了能看到大学生情侣,还能看到很多大学生抱着书在那里大声地背诵。”陈庆说,每当看到认真学习的大学生,他的爸爸总会教育他好好学习,将来也要考上大学。
如家里人所愿,陈庆后来考上了重点大学。但是当年和爸爸一起散步的场景,以及那些学生们认真读书的画面,一直留在了他的脑海里。“在我看来,这条铁路除了爱情,还是一条励志的铁路。”
开起小店,留住老铁路记忆
今年67岁的骆恩荣对这条铁路也很有感情。他打小就在川外,一待就是60多年。退休后,他将自家的阳台和部分客厅进行了改造,去年10月开起了小卖部,取名叫“铁路时光,老路的店”,以怀念哐当哐当的铁路时光。
骆恩荣说:“以前,每天至少会听到两次火车经过的声音,哐当哐当,声音大得很。不仅如此,火车驶过,浓烟滚滚,阳台晾晒的衣服被子也会变得黢黑。最开始还不习惯这噪音,后来听不到了,还觉得不习惯。”
“曾经在这里任职的川外老师,总是会在上课时试图用嗓音盖过火车的声音。”骆恩荣说,如今铁路已停用多年,这段经历也早已成了有趣的回忆,川外小铁路也成了川外的符号,他希望这个店名能唤起老川外人的铁路记忆。
骆恩荣回忆,2012年,这条铁路还曾面临被彻底拆除的命运,但很快在川外学生和社会多方有着“铁路情结”的人们努力维护下,工程被叫停。如今,铁路将进行改造,他的内心充满了期待。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李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