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7 来源:重庆商报
驾校生存调查:有的从今年初到现在才招500多名学员 有的单月就招八九百人
在重庆开驾校 还是不是门好生意
壹鹿驾校的学员在练习倒车 受访者供图
高考结束后,很多驾校将招生瞄准了高中毕业生。在当下招生越来越艰难的日子,这些毕业生无疑是驾校招生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驾培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改变,从以前的供不应求变成了供大于求。
我市现有驾校417家,教练车拥有量2.4万台,教练员3.8万人,按每台车每月培训6人计算,年培训能力达到172万余人次。但现实情况是,全市驾校实际招生数量从2016年的81万人,降到了2018年的62万人,2019年或将再降至60万人以下。
如今,驾校的日子可谓“冰火”两重天,好的驾校一个月招近八九百人,差的驾校一个月只招得到七八十人。我市驾校的生存状况是什么样的呢?这几天,记者对重庆驾校进行了调查。
冰
驾校“吃不饱”
教练“一对一”培训学员
“去年朋友介绍我去一家互联网驾校学车,我一直没空。现在有空了,我准备去缴钱了,结果发现驾校办不下去关门了。”6月12日,江北区五里店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她一直没有时间去学车,今年开始时间比较多了,就想去学车,结果朋友介绍的驾校居然关门了。“之前都联系好了,喊我去缴钱报名入籍。”她说,想起当时没有报名,感觉非常幸运,否则可能出现一系列纠纷。
和这家互联网驾校经营同样困难的还有九龙坡区某驾校。“我们有60多辆教练车,一个月只能招到七八十名学员。我们1月至6月初一共才招了500多名学员,驾校根本吃不饱,一个教练带一两个学员。”驾校负责人苏先生直言,现在驾校很“恼火”:不招生亏得更加严重,招生还有部分收入,亏得少一些。
大渡口一家驾校的招生情况也不理想。“我们50多辆教练车,按每台车每月培训6人计算,我们一个月可以培训300多学员,但是现实情况是,我们一个月招100多人就是比较好的情况了。”驾校负责人汪先生说,现在能“吃饱”的驾校,只占驾校的四成不到,大多数驾校只能“饿”起经营。
火
驾校校区大扩张
5个月招4000多名学员
和招生困难的驾校相比,还是有驾校日子过得比较“舒坦”,壹鹿驾校就是其中之一。
“我上周去报名学车,没有想到看到很多同学也在壹鹿驾校报名。”重大大二学生丁思渝说,学校要放假了,自己刚好利用暑假把车学了。结果,和他有一样想法的同学还有很多。
这样热闹的报名场景,在壹鹿驾校其他校区上演。
壹鹿驾校负责人邓晓樵说,2017年,他们驾校4个校区招生了3000多人,2018年比2017年翻了两多倍,达到了7000多人。
他说,2019年1到5月,他们驾校一共招生了4000余人。6月,驾校校区扩张到8个,预计年度招生人数将达到12000人。
和壹鹿驾校有得一拼的还有重庆黎明驾校。该驾校有100多辆教练车,驾校注重服务,吸引了很多人去学车。
黎明驾校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1到6月,招了2500多名学员,2019年,驾校预计招收学员将达到6000人左右。
以80后年轻教练团队、注重教练形象为卖点的乔森驾校,在去年也取得了8000余人的不俗招生业绩。该驾校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驾校已招收了4500名学员,预计今年全年招生人数能突破9000人。
“现在招生比较好的驾校,都是有多块训练场、比较大的驾校。”市驾培行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驾校走过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但随着人口红利的下降,驾校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现在驾校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注重集团化、服务化的驾校越做越大,仅靠人口红利的驾校将会被市场无情淘汰。
纵深
年培训能力170万人
学车者今年或不足60万
市运管局介绍,截至目前,我市驾校有417家,教练车拥有量2.4万台,教练员3.8万人,按每台车每月培训6人计算,年培训能力达到172万余人次。
统计显示,2014年全市驾校实际招生数量为81.5万人,2015年实际招生数量为80.4万人,2016年招生数量为81万人,2017年招生数量76万人,2018招生数量下降至62万人。
“我市驾校实际招生数量逐年下降,预计2019年下降人数会跌至60万以下,这样全市驾培市场培训能力过剩达到110万人左右。”市驾培行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全市驾校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报名人数分析,我市驾培市场已经严重饱和,造成很多教练车闲置,驾校经营情况不容乐观,亏损现象较普遍。
“主城区招生数量下降非常明显。”市运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主城区2017年实际招生数量35万人,2018年实际招生数量首次下降,人数为30万人。
“我们预计主城区2019年实际招生数量会下降至30万人以下,实际数量在28万人左右。”主城区某驾校校长黄先生说,主城区共有驾校172所,1.1万多台教练车,按照招生人数28万计算,平均算下来,今年主城区的每台教练车只有25名学员。“按每台车每月培训6人计算,一年是72名学员,缺口有47人。”黄先生说,这样的情况让不少驾校在水深火热里煎熬。
探因
收费低于3500元利润为零
杀价致六成驾校亏损
目前,全市不少驾校的日子可谓举步维艰,除了目前供大于求的局面外,还有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市运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驾培协会曾对我市驾校运营成本等进行测算,主城区培训一个学员的人均学车收费,合理区间在3500元至4200元之间,则驾校利润空间几乎为零。
但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一些驾校的驾培费用已大大低于3500元。例如在大坪一家驾校的招生点,招生学费已低至2980元。“现在手动挡的学费是2980元。”招生点的工作人员表示,虽然学车的价格已经低到了3000元以下,但是学员依然难招。
“现在主城区驾校的招生均价已经跌到了3500元。”市驾培协会相关人士表示,由于驾培市场供大于求,造成很多驾校招不到人。于是,价格战开始在驾校之间兴起,低价揽客成了各个驾校的“杀手锏”,2018年曾经有驾校打出了1980元一个人学车的招生宣传。
主城区某驾校负责人汪先生说,10多年前,各种费用都很低的时候,学车的价格是2000元左右。现在,仅仅教练员的工资都翻倍了,学车价格还这样低,驾校肯定亏本。为什么明明知道招生价格越低,亏得越多,驾校还要杀价呢?
某驾校校长苏先生告诉记者,驾校不是不想赚钱,而是要维持运营成本。“驾校的场地租金、人员工资、教练车折旧等费用一样不少,低价招生至少还有一定的收入,还能维持最基本的运转,不然光拿钱去补贴驾校,没有收入,驾校倒闭得更快。”苏校长说,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谁的资金链断裂,谁就最先倒闭。
据了解,从2017年始到目前短短的两年多时间,我市已有7家驾校因经营困难关闭,有20多所驾校整体转让。这20多所被转让的驾校中,规模小的有30多辆车,大的有100多辆车,最高转让金额500多万元。同时,在这两年多时间里,还有10所驾校被收购。
“现在约六成驾校出现亏损。”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靠招学员赚钱的驾校已寥寥无几,整个行业驾校赚钱的就百多家,在四成左右。
目前,我市驾培市场已经严重饱和、供大于求。培训能力严重过剩,造成很多教练车闲置,驾校经营情况不容乐观,亏损现象较普遍。那么,驾校的前路在何方?记者调查发现,招生人数多的驾校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搞加盟的少,搞直营的多,且这些驾校更懂得营销和做好驾校服务。
者不学车,我们也会耐心宣传。”他告诉记者,这样的效果显著,驾校50%的学员都是通过“行推”来报名的。据了解,乔森驾校也推出了“您家门口的驾校”的服务,派遣人员前往各个小区为有意学车的顾客提供相关服务。
服务模式
学员至上 形象从教练员抓起
6月15日,记者来到黎明驾校,看到工作人员对学员十分友好,还给学员提供雨伞。“我们的服务理念是学员至上,诚信教学。”黎明驾校负责人告诉记者,给学员提供雨伞只是一个很小的服务,他们的服务还有很多,比如提供一对一教学服务、手机小程序预约学车等。这一系列服务措施,让很多学员都愿意介绍自己的亲朋好友来学车。
而记者从乔森驾校了解到,为了提高服务水平,乔森则首先从教练员团队入手,对教练员进行严格把关。
据了解,乔森驾校的教练团队成员全部是80后年轻教练,乔森驾校为了摒弃以往饱受诟病的教练形象,无论是专业技能上,还是安全文明理念上,都会对教练进行严苛的培训考核,通过考核后才能上岗。“我们还在全市率先推出了教练员标准化培训手册。”乔森驾校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提高驾校的服务水平,驾校相继与上海荣安、香港驾驶学院、北京东方时尚驾校建立友好关系,每年都会组织管理人员及教练员外出交流学习深造。
运营模式
只搞直营 保障学员享正规培训
如今,不少驾校为了节约成本,大搞加盟,但也有驾校坚持直营,且越搞越火热。
日前,记者来到生意火爆的壹鹿驾校,驾校负责人邓晓樵告诉记者,壹鹿驾校专注于开办直营校区,目前已经开设了8个,场地分布于渝中、江北、渝北、沙坪坝、九龙坡、大渡口、北碚等区。
去年招了8000多名学员的乔森驾校同样如此。驾校董事长刘重生介绍,乔森驾校一直坚持只搞直营,绝不办分校或接受任何形式的挂靠,真正保证所有的学员都能享受到自建的设施完善的训练场,确保每一位学员都能享受到正规且有保障的安全驾驶培训服务。
据了解,目前乔森驾校拥有7个直营校区,辐射大渡口、九龙坡、渝中区、南岸、江北、渝北、北碚。“直营还有一个好处是,我们能够提供一站式服务。”乔森驾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学员在驾校任何一个校区报名,都能任意选择到其它校区进行培训。而加盟点是没有办法提供这样的服务的。
营销模式
不再“守株待兔” “地推”变“行推”
在营销方面,记者发现,招生火爆的驾校采取的策略都是“主动出击”。例如黎明驾校就搞了个营销团队,负责营销招生,而不是以前“坐摊”式的等着学员上门。
“以前,大多数驾校搞销售的方式是坐等学员上门学车,殊不知,如今学员有了更多的选择,你不主动出击,学员就不会上门学车。”壹鹿驾校负责人邓晓樵说,他们很早以前就改变了“守株待兔”式的招生,而从年轻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主动去上门推销驾校。为此,他们成立了一个营销团体,人数达到30人,专门前往各个小区、商业街、公司及高校去招生。“我们的学员80%都是大学生或者年轻人。”邓晓樵说。
邓晓樵说,他把多数驾校的营销方式叫“地推”,即坐着推销自己。他把壹鹿驾校目前的营销方式叫做“行推”,即每天30名营销人员,以驾校一定距离为半径,逐个门市、公司上门推销,或前往高校进行宣传。“即使被推销
■声音
驾校需迎合年轻人口味
市运管局驾培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经营状况好、招生多的驾校很多都是搞的直营。“搞加盟的驾校问题比较多,比如杀价最厉害的就是那些驾校加盟点,加盟点的投诉也较多,投诉一多,驾校的牌子也就砸了。”这名负责人说,直营的好处是便于管理教练员和教练车,还能控制成本,把风险降到最低。此外,集团化的驾校抗风险能力强,西南驾驶培训学校就是集团化运营,场地多,车辆多,学员选择就近练车的地方多,这样招生自然就多。
“随着80后、90后学车高峰逐渐过去,00后也开始学车,但00后的学车需求已经远远低于80后、90后。” 这名负责人介绍,现在驾校最集中的区域就是大学城,很多驾校都把招生生源瞄准了高校,驾校的生源绝大多数是高校的学生。“我们初步统计了一下,各驾校的00后学员,占学车人数的80%左右。”这名负责人说,驾校除了需注重服务、教学质量外,还要突破原来的招生模式,换一种思维,用年轻人的思想去考虑问题,迎合年轻人的口味,才会有所突破。
■他山之石
组“异业联盟”转型发展 青岛公交驾校拿下全国大奖
与百余家异业单位成立联盟,优势互补共同成长壮大。青岛公交驾校的这一创新发展理念,得到了全国专家的肯定。在日前举行的第五届全国驾培市场创新发展大会暨2019驾驶员培训分会年会上,青岛公交驾校获得中国驾培行业创新发展优秀案例奖。
据了解,青岛公交驾校在2014年就亏损了600多万元。该驾校随后对机构、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着重突出营销方案、薪酬水平的比重。建立起完善的、符合市场需求的机制后,驾校着重加大了驾校品牌形象的推广,利用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促进招生广告宣传全覆盖。
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青岛公交驾校认为单靠一家企业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此,驾校与中国联通等商定成立了企业联盟——“异业联盟”。联盟成员来自通信、餐饮、服务等各个方面。本着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的理念,联盟不断扩大,目前已拥有上百家成员。大家发挥各自优势,利用自身特点,为联盟成员单位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重庆商报-上游新闻记者 郑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