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肠癌由结肠息肉恶变 肠镜可保5年平安

2019-06-18 来源:上游新闻-健康人报

  (上游新闻记者 向娇)在日前的世界肠道健康日,《中国体检人群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白皮书》正式发布,提醒人们重视肠道健康,注重对结直肠癌的防控。那么,如何有效防控结直肠癌呢?专家的建议是做肠镜检查。一般人群在45岁时开始做结直肠癌筛查,而高危人群则应在40岁开始筛查,且每5年一次。

  我国结肠癌患者高发年龄为45岁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污染的加重,结直肠癌出现年轻化的趋势,且发病率逐年升高。”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张寿儒说,根据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报告》显示,男性结直肠癌发病率排名第四,女性结直肠癌发病率排名第三;《重庆市2018年新发肿瘤登记报告》也显示,结直肠癌发病率在男女中均排在第三位。

  以往,大肠癌高发年龄在50岁以后,但近年来临床上30岁以下的青年白领患大肠癌的比例逐渐升高,约占总患病率的10%;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结肠癌患者的发病年龄明显提前,高发年龄为45岁左右,较欧美等国家提前12-18年。而过去10年,结直肠癌发病率翻了一倍,且还在以年均4%-5%的速度递增。

  90%肠癌由结肠息肉恶变

  张寿儒说,大多数结直肠癌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漫长的变化而成。相关数据显示,90%以上的结直肠癌都是通过这三步骤,第一步结肠息肉,第二步表面异常增生,第三步结直肠癌。

  结直肠息肉是指结直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其发生与胚胎异常、遗传因素、年龄、感染、生活习惯等有关,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

  结肠息肉主要分为是炎症性和腺瘤性息肉,另外还有错构瘤性息肉等。息肉可为单个或多个,甚至全肠道的弥漫性生长。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治愈后可自行消失;尤其要注意的是腺瘤性息肉,它一般不会自行消失,存在恶变倾向。

  不过,从息肉到癌症,恶变过程通常需要5-10年时间,早期结直肠癌常无症状或仅隐约有腹部不适。随着肿瘤进展,症状逐渐明显,可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如便秘或腹泻、大便形状改变、大便次数改变,出现便血,腹痛等症状。

  一次肠镜可保你5年平安

  与大多数癌症相同,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随着期别逐步下降。只要通过规范的治疗,早期的生存率可达95%以上,但一旦进入中晚期,生存率只有30%不到了。所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早是关键。

  2017年8月,英国多家机构在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了一项随访时间近20年的研究,研究发现,检查大肠的下半部分可以预防35%发生在这个部位的肠癌,挽救41%的患者生命,可以让受试者群体在随后的17年内肠癌发病率降低近30%。

  发表于《内科学年鉴》的一项大型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结肠镜检查能拯救生命。对比过去20年的筛查历史发现,结肠镜检查与死亡率降低61%有关,其中右侧结肠癌风险降低了46%,左侧癌症降低了72%。

  “除了便秘、腹部不适等身体明显表现出的状况外,高危人群应该进行肠镜检查。”张寿儒建议,一般人群在45岁时开始结直肠癌筛查,而高危人群则应在40岁开始筛查,且每 5 年一次。换句话说,5年做一次肠镜,基本可以保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为最低了。

  这12类人群需要做肠镜

  1、 排便的习惯改变:长期大便次数增多或便意频数,但无粪便排出,或便秘。

  2、便血:血的颜色暗红。

  3、有粘液便:大便时有粘液或脓血样液体。

  4、大便形态变化:大便出血变细、变扁。

  5、腹胀、腹痛:可出现梗阻性的腹胀、腹痛。

  6、腹泻:不明原因的反复腹泻。

  7、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消瘦者;

  8、不明原因的贫血者;

  9、不明原因的腹部包块,需明确诊断者;

  10、不明原因的CEA(癌胚抗原)升高者;

  11、结直肠癌或息肉术后需定期复查肠镜。

  12、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者要进行结肠镜普查:如果家族中有一人得了结直肠癌,他的直系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即使没有任何症状或不适,也应当体检做结肠镜检查。


责任编辑:万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