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希山院士:中国肿瘤学大会将在重庆举行

2019-06-18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郝希山院士。

  院士档案:

  郝希山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肿瘤学家,现任天津市肿瘤研究所所长、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中国科协国际合作与对外联络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国际乳腺疾病学会副主席、《中国肿瘤临床》及《Cancer Biology & Medicine》主编等,兼任天津医科大学名誉校长、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名誉院长、中国抗癌协会名誉理事长等职。

  发表论文500余篇,主编专著5部。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天津市重大成就奖1项等荣誉。

  2019重庆市科协年会现场。

  人们通常谈癌色变。但只有更加深刻地认识它,才能更好地进行防治。

  在当天特邀报告会现场,郝希山院士第一个走上讲台发言。年过七旬的他一直致力于肿瘤临床和科研,在肿瘤外科、肿瘤免疫与生物治疗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此次来到涪陵参加2019重庆市科协年会,给大家带来的内容也正和他的研究领域相关。

  我国发现的肿瘤晚期较多

  “根据去年统计的数字,全世界共发生恶性肿瘤1400万例。”

  在以《肿瘤防治与精准医学》为题的报告中,郝希山介绍,在这些新发现、新诊断出的恶性肿瘤病例中,有300多万发生在中国,约占总体数的22%。

  郝希山认为,介于中国人口也差不多是全世界的五分之一,恶性肿瘤病例发现的数量也恰好是吻合的。

  但是,郝希山又拿出了一组数据,让大家了解到我国肿瘤防治方面的严峻现状。

  “去年全世界因肿瘤去世的有820多万例,其中有220万例来自于我国。”郝希山说,这一比例达到了26.9%,已经超过了四分之一。

  “在肿瘤防治方面,我们的确是‘发展中国家’。”

  郝希山认为原因有三:一方面,国外发达国家诊断出来的肿瘤早期病人比我国多,而绝大多数早期肿瘤是可以实现痊愈的。

  另一方面,全世界62类肿瘤当中,各国种类占比不同,比如国外病例中患有慢性前列腺癌、乳腺癌、大肠癌等易于治疗的癌症较多,而我国患有肝癌、肺癌、胰腺癌的病例较多。

  “不是我们治疗癌症的手艺比他们差,而是肿瘤的种类不同,晚期较多,从而让治疗难度大幅提升。”

  再者,国内各个地区对于肿瘤治疗的方法存在差异,从而导致效果不同。而在国外,常常从城市到乡村都采取一种相对一致的治疗方法。

  筛查有助乳腺癌防治

  乳腺癌是在女性当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肿瘤,其死亡率也比较高。

  “如今,发达国家对于乳腺癌的防治是进行常规的分子检测。”郝希山说,目前我国尚无完整的基因突变数据库,而中国人群中乳腺癌易感基因突变谱也不同于欧美,迫切需要构建中国女性乳腺癌易感基因突变谱及遗传突变生物信息库,这也正是他和他的团队所要研究的一个目标。

  郝希山介绍,对乳腺癌进行筛查,可提高早诊率,从而降低死亡率。

  “通过分析,我们的肿瘤预防科会在普查的时候,对易感基因进行检测。”对于其中的高危家族,在检测之后他们会提出建议,即每半年通过B超进行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如果一旦在一侧检测出乳腺癌,我们则会提出预防性的方案。”

  对于乳腺癌高危人群,如果及时进行筛查并进行干预,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够降低20%-30%的乳腺癌发病率。

  “比如低卡路里健康饮食、每周不少于3-5小时的体育锻炼、戒烟戒酒、母乳喂养等。”

  中国肿瘤学大会将在渝举行

  演讲之余,郝希山也提到了即将在重庆举行的“2019中国肿瘤学大会”。

  此次大会,郝希山也会以顾问委员会主席及大会主席团名誉主席的身份出席,与各位专家共同促进我国肿瘤防治事业发展。

  据了解,该大会将于8月16日-19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以“肿瘤防治·赢在整合”为主题,邀请中外院士、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全国各地的20000余名肿瘤医学界精英共聚重庆,通过院士论坛、主旨报告等形式,就肿瘤预防、诊断、治疗及康复等临床与研究热点领域的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广泛交流与研讨,推广世界最新肿瘤防控研究成果,搭建国际国内交流合作平台。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罗薛梅 刘波 陈翔 王梓涵


责任编辑:万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