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0 来源:中国网联网重庆频道
今年以来,江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不断加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价格监管,持续释放“放管服”改革红利,助力全市营商环境最优区建设。目前,全区市场主体总量已达11.5万户。
一、推进政策制度落地,市场竞争更加公平有序。一是加强制度建议。建立由政府分管副区长为召集人的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出台《江北区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的实施意见》,实现区政府经济职能部门、各镇街全覆盖,在全市率先开展市场竞争状况评估,牵头构建重庆市市场竞争状况指标评价体系,与成都高新区开展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交叉互评;制定实施《江北区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工作方案》,积极申报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二是加强协同联动。与德阳市签署《知识产权协同发展保护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川渝地区首例联合审理、当庭裁决的专利侵权案件;牵头17部门制定2023年度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19项,确保监管公平性、规范性。三是加强信用监管。强化信用体系建设,联合惩戒失信企业;督促电商平台“亮照、亮证、亮规则”,强化网络市场监管。
二、加强违法行为打击,市场震慑更加突出有力。一是持续开展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先后开展保健品、医疗美容、房地产、教育培训、网络平台经济,建材、日用消费品、汽车、医疗等民生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反不正当竞争“守护”等专项行动。二是突出执法重点领域环节。严查“二选一”、大数据杀熟、刷单炒信、口碑营销、好评返现等网络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整治虚假宣传行为,立案查处各类扰乱市场秩序违法案件,建立行刑衔接、行纪衔接机制,深化与纪检监察部门和司法机关的合作,连续三年查处商业贿赂案件,罚款586万余元,形成有效震慑。
三、强化价格领域监管,市场价格行为更加规范。一是多形式强化价格监管。充分运用提醒告诫、行政约谈、执法检查等方式,加强价格监管。二是开展涉企违规收费检查。检查行政部门及下属单位,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商会,交通物流,公用事业单位,金融行业等重点领域127家,清退辖区4家燃气服务企业违规预收非居民用户气费;查处转供电主体价格违法行为6件,退还多收电费174.57万元,罚款137.83万元。三是聚焦民生领域强化监管。围绕群众关注的房地产、教育、医疗收费等热点焦点开展检查,强化重点场所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管,做好民生商品及防疫产品的价格监测及保供稳价工作。
四、宣传教育全面发力,公平竞争氛围逐步形成。一是围绕重要点节开展好活动宣传。“公平竞争宣传周”活动期间,通过微信群、企业群、门户网站、召开线下宣传会、媒体刊发宣传报道、发放宣传视频等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今年首届商业秘密保护能力提升服务月活动,重点场所张贴播放各类宣传资料,通过微信群、政府官网普及相关知识,发放调查问卷500多份;联合经信委,通过中小企业发展平台,向全市企业开展商业秘密保护网络直播宣讲。二是结合实际开展好日常宣传。以专题培训,调研会,行政指导、举办沙龙活动、发放保密指导手册、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开展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宣传。
五、优化价格紧急预案,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通过12315投诉举报、舆情监测,与发改委、商务委价格监测点资源共享等方式及时掌握市场价格动态,增强监管执法的预见性和主动性。一旦发现价格波动,立即启动紧急预案。一是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及时印发应对突发性市场价格行为的紧急通知,局领导、相关科所成立应急专班,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及领导干部在岗带班、重点科室全天备勤,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等制度,第一时间处置紧急情况和报告重要情况,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干,每日赴现场督查指导。二是严格执法检查。召开区内重点企业座谈会,了解商品进销价格情况,实行网格化管理,对重点区域和重点监管场所加强价格巡查,增加检查频次。重点检查是否存在囤积居奇、哄抬价格、散布虚假信息等违法行为。加强市场价格监测,每日采价,及时掌握价格动态,密切关注舆情。三是注重宣传引导。充分运用新媒体、LED宣传屏等渠道,多角度、多方式开展宣传。加强对经营业主的宣传教育引导,发布《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对价格有异动的经营者开展行政约谈,督促经营者严守法律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