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好“家门口的托育点”

2022-12-08 来源:重庆日报

  重庆的韩先生和妻子是企事业单位职工,两人有一个2岁多的儿子。一头需要忙工作,一头需要照顾孩子,如果没有老人帮着带娃,很多“双职工”家庭就要左右为难。

  “也想过就近找一家托育机构,但要么收费贵,要么离家远。”韩先生遇到的难题,也是许多小家庭的烦心事。

  如何进一步完善托育服务政策体系,建好“家门口的托育点”?前不久,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副教授何湘带领课题团队,对我市托育服务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了调研。

  现状

  托育需求空间大,托位使用率却未过半

  “希望娃儿尽快入托,之前在华都早教的几个月,宝宝进步很大,因疫情在家由老人照顾,我们时间精力都跟不上。”垫江市民邹女士因工作和育儿两难烦恼。

  垫江县华都早教中心是我市首批托育服务示范机构,现有日托班3个、婴幼儿45名、教职员工18人,为0—3岁婴幼儿提供专业托育服务。“除日常照料、看护、膳食、保育等服务以外,我们还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特点,设置不同的课程。”市人大代表、垫江县华都早教中心负责人陈民介绍。

  正因为看中了托育机构的专业性,每月2200元—2900元的收费标准也在可接受范围内,邹女士坚定了让女儿继续入托的想法。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将3岁以下的孩子送到托育机构照料。

  据权威调查显示,现阶段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数量约4200万人,其中,超过三成婴幼儿家庭有托育需求。

  “重庆的情况也差不多。”通过调研,何湘认为上述结论符合我市现状。目前,重庆每千人口拥有托位数1.73个,未来托育服务需求空间较大,尤其随着“三孩政策”到来,未来适龄婴幼儿对托育资源的需求将会增加。

  近年来,重庆市高度重视托育服务发展,先后将其纳入全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市政府重大民生实事和深化医改重点任务,出台《重庆市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实施方案》。当前,全市共有托育服务机构近1300家,托位5.5万余个,托位使用率44.6%。依托妇幼保健机构设立婴幼儿养育照护指导中心11个,建成全市首批托育示范机构20个,但事实上仍存在托育机构资源分布不均、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

  挑战

  亟待政策落实落细,先让托育机构“活下来”

  “目前,我市0—3岁婴幼儿80.46万人。”作为一名学前教育机构从业者,市人大代表陈民今年上半年牵头组织了一场业内的座谈调研。她介绍,除供给和需求缺口较大外,托育机构资源分布其实并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而且普惠性托育机构少之又少。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从这个层面看,我们要补的‘课’还有不少。”陈民表示,当前我市托育机构出现运转困难,托育服务发展徘徊停滞等现象。

  何湘团队课题报告对此也有类似描述。报告认为,当前,我市托育机构登记备案及监管涉及多部门,运作效率不高、工作协作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衔接不畅通,托育机构生存发展困难,同时托育服务整体水平也存在参差不齐等问题。其中,因投入成本高、招生难度大、抗风险能力弱等因素,现有托育服务机构处于盈利的仅占19.7%,且多为“托幼一体”机构。如沙坪坝区46家托育服务机构中,盈利的仅有7家。

  据了解,我市多数托育服务机构前期投入超过100万元,且按照相关规定保育人员与婴幼儿的固定比例,人力成本开销大。因传统养育观念影响,我市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率仅为5%。同时,托育机构收费高抑制了需求。如中心城区托育机构平均收费价格为3000元—4000元每人/月,其他区县为1600元—2600元每人/月,普通家庭较难以接受。

  同时,全市七成托育机构运行不足3年且大多是小微企业,营业时间短、刚性支出大,需进一步落实落细有关支持政策。何湘说,首先要让托育机构在活下去的基础上,不断吸引更多专业人才,提升从业人员能力水平,才能不断满足城乡群众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建议

  大力发展多元化托育服务,培育社区托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并就今后民生事业发展作出了“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的重要部署。

  当前,我市已明确,至“十四五”末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不少于4.5个。市卫生健康委作为牵头部门,已建立婴幼儿照护服务部门会商机制、市级相关部门联络员制度和信息推送制度,组织万州、巴南、潼南、垫江4个区县,开展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市发展改革委近两年积极推动区县实施普惠托育项目达到38个。

  各区县也结合实际推动当地托育事业发展。如九龙坡区参照学前教育政策,为招收3岁以下婴幼儿的幼儿园给予财政补贴。巴南区率先出台托育服务机构建设补贴政策,规定对享受中央资金补助基础上区财政再补助每个托位1000元,并对辖区备案的机构按照梯度予以补贴。

  在保育人才培养上,2021年,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其中婴幼儿托育服务相关专业新增进目录。目前,全市有7所本科院校、27所高等职业院校、45所中职学校开办与托育服务相关专业。全市有14.6万人次获得托育服务相关职业技能证书。

  何湘团队建议,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托育服务政策体系,细化现有政策举措,大力发展多元化托育服务。如布局以居住密集地区为核心的托育机构,满足群众就近送托需求。鼓励有条件的公办园和新建园开办托班,民办园开设普惠性托班,明确“托幼一体化”财政投入保障,对开设托班的幼儿园予以长期支持。

  同时建议培育社区托育,采取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形式,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依托社区提供婴幼儿照护服务,打造“家门口的托育点”。发展专业托育、鼓励入户托育服务,开展全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种服务形式,支持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普惠托育服务,将专业化育儿服务延伸到家庭。


责任编辑:万洪梅